合作:010-52856660
电话:18511545268
邮箱: 2112855@qq,COM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新媒体大厦20号楼
要说起谢高华的故事,这还要从1982年说起,当年51岁的他调任到义乌当县委书记。他那老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都多了几道愁苦的皱纹,“怎么调到这个穷乡僻壤去了?”当时的义乌是出了名的穷,人多地少,农田贫瘠,同时也是出了名的乱,争端不止,官司不断。但是谢高华义无反顾,坚定地说了一句,“哪里需要我,我就往哪儿去。”
没过多久,母亲的担忧应验了。一天谢高华正在办公,一个大吼大叫的女人冲了进来,“我是在街上摆摊的,但是政策不允许,我又没工作,又没地种,如果不摆摊,那么我吃什么?”上来就是连珠炮般的质问,越说越激动的妇女把谢高华的桌子拍的是咚咚作响。然而,谢书记并没有把这位妇女赶走,而且温和地请她坐下。情绪稳定之后,妇女有点不好意思想,向书记诉苦,“唉!实在是太难了,做个地摊小生意天天被抓,一次罚一块钱,两三天白干了。”
其实,当时全国任何地方做这样的小生意,那都是违禁操作。低头沉思的谢书记考虑了一会儿,居然来了一句:“你尽管去摆摊吧,我告诉有关部门不会给你关了。”送走这位妇女,谢高华组织开了一场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咱们要尊重老百姓的需求,开放义乌市场,让大家都来摆地摊吧”这样大胆的决定,全国还没有先例。会议室里边,每个人都是眉头紧锁,内心担忧。最终还是谢高华直接拍板,“如果出了问题,我负责,大不了这个乌纱帽我不要了。”
几天之后,义乌放出了规定,允许大家摆地摊。这个消息一经宣布,犹如平地起了一声雷!附近几十上百公里农民都赶来摆摊,大家脸上是喜笑颜开。慢慢的,地摊汇聚成了小商品市场。前来视察的谢高华站在市场外面,看着人声鼎沸,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没过多久,义乌提出了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农民进城,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多渠道竞争。这在当时,这绝对是最为先进管理方式。
虽然为义乌人带来巨大福祉的谢高华只在当地待了短短的两年时间,但如今,义乌作为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名扬天下,而谢高华这个名字却是鲜为人知。但是,义乌人从没有忘记这位“先驱者”。
从1995年的第一届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开始,每年义乌都会隆重的邀请谢老到场。2007年的义博会,场面更是惊人。当谢高华走到博览会会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眼眶湿润。上百辆的奔驰一字排开,车身上印着“饮水思源”四个大字,旁边贴出的横幅写着一句话,“谢天,谢地,谢高华”。无数义乌人都对谢老感恩戴德,“无论与他是否相识,我们都发自内心地感激这位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