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010-52856660
电话:18511545268
邮箱: 2112855@qq,COM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新媒体大厦20号楼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近日,江苏无锡的郑某康先生却反映说:他拚搏一生养大的亲生女儿联合其生母在掏空他的产业之后,又屡次将他诉至法庭,意欲把他赶出无锡,直至一无所有。真相果真如此吗?4月28日,冒着新冠疫情的风险,媒体赶赴无锡进行了数日的调查走访。
白手兴家业被妻女掏空
第二天上午9点30分,在无锡浦建重工有限公司(下称无锡浦建)办公室,郑先生提到前妻王某若和女儿郑某琮的所做所为,情绪一度失控,基本上是一字一泪地讲述了事情的全过程。
1987年5月份,郑先生的女儿降生时,他们家穷到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来。从那时,他便坚定了下海经商的决心。经过多年艰辛地打拚,于2003年,他和前妻成立了两个公司(一为无锡浦建,一为大东格雷特)。主要为国内国际钢铁企业提供冶金设备。在业务分工上,郑先生前妻仅仅负责后勤的财务和账务,而郑先生却负责了公司业务营销、技术、生产、运输、产品服务和现场维护等各项事务。毫不夸张地说,是郑先生一个人撑起了两个公司的良性发展。
据郑先生统计,近二十年来,企业产生的业务订单,国内和国外的加起来,一共有6亿7000多万。按照同行业内一般的利润参数进行计算,无锡浦建获得的净收入也在两亿左右。如果除去整个家庭的基本开支,包括培养女儿的费用,公司账上至少还应该有1.5亿元左右才算正常。
可让郑先生怎么也想不到的是,2019年,当他和前妻协议离婚时,一直管着公司财务和账务的王某若竟然告诉他,公司这些年根本没有赚到钱,公司账上也没有什么钱。可即便是这样,由于郑先生对于财务账务一窍不通,又无从查起,他便忍了,协议离婚时就没有提及公司资产,仅对房产、家具、相关公司的股份、房产租金及出售后的收入等进行了分割。
而过了一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公司财务的原电脑上,发现了一个注有“借款情况说明”的文件夹。他详细地看了这个文件夹的所有内容之后,又经过一番分析,他断定,这或许就是他的前妻和女儿掏空公司的秘密。在所谓的情况说明里,自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竟然有52笔借款,累加起来有8055万9100元。其中,以王某若的名义借的有3380万3000元,共22笔;以女儿郑某琮的名义借的有3349万6100元,共18笔;以郑某康的名义借的有1326万,共12笔。且每个借款证明中的金额与银行流水都能匹配上。更诡异的是女儿远在澳门,从来都没有回过无锡,她的签名是怎样签上的?特别是郑先生本人也从未向公司借过任何款项,也从未因借款签过什么名,郑某康的签名又是谁代劳的呢?
另外,既然有借,就应该有还呀?王某若和郑某琮还没有还?如果还了,是什么时候还的?如果没有还,为什么不还?带着这些疑问,郑先生便向前妻王某若求证,希望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而王某若不置可否,至今为止,也没有任何解释。动用财务公司进行审计,也因为大部分账册丢失而无从查起。不但如此,由于郑先生的“不通人情”的苦苦逼问,或许是惹怒了母女二人,或许是为了掩盖什么,母女二人对于郑某康的伤害反而变本加厉了。于是,女儿联合生母屡诉亲生父亲的伦理悲剧便上演了。
(图示:部分银行取款单和部分借款证明)
女儿联合生母屡诉生父,被指包藏祸心
谈到女儿联合生母屡次状告自己的事,郑某康更是泣不成声,悲咽到极点。他说,几十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血汗为这个家庭创造了上亿财富,为这个家庭提供了优渥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为女儿打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他支持女儿读书至澳门大学,加入澳门籍和获得澳门永久居民,在澳门找到好的工作,年薪上百万,并在无锡、澳门、欧洲购买了三套房产给她,这一切的一切,虽说不会说话,可那难道不是倾注了一个父亲对女儿全心全意的爱护吗?还有前妻王某若,在国内和国外有多套房产,玩宝石、玩收藏、购买各类奢侈品,又长期在国外生活,获得匈牙利绿卡,又哪一样不浸透着郑先生的血汗?
而她们坐享其成,不思报恩也就罢了,却还要联合起来,多次把为她们辛劳一生的男人告上法庭。让郑先生说来,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把他从无锡浦建踢出局,然后赶出厂子(郑先生长期居住在无锡浦建厂区里一座二层小楼里)、直至一无所有。
郑先生讲述说,母女二人的操作实际上早就预谋好了。第一步、母亲把名下的无锡浦建公司的55%的股权无偿转让给女儿,让女儿成为股东;第二步、成为股东的女儿为维护股东权利,通过诉讼,要求对父母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协议》进行重新分配,也就是说,属于母亲的那一块肉,那一半,现在她是股东了,她应该全部吃了,父亲的还是她父亲的。这样她的母亲就什么也没有了;第三步、没了股权的母亲再诉前夫,要求前夫把属于前夫的那45%再拆分给她一半。这样,就实现了母女二人成为了控股百分之77.5%的伟大构想,这样,母女二人就完全控制了公司,这样,母女二人就可以通过诉讼把郑某康赶出公司,这样,公司的租金收入等将由母女二人控制,这样,母女二人让郑某康一无所有的美梦或许就实现了。
据郑先生介绍,女儿提出的诉讼已被两次驳回,现上诉至江苏省高院,待判决。前妻王某若提出的诉讼还在一审中,已开庭。郑先生说,他期待相关司法机关能给双方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同时,他也相信各级司法机关能给双方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他建议相关审判员深入企业内部对相关证据依法启动司法鉴定程序,对企业和相关当事人进行整体全面的调查了解。
多次维权无果,无奈选择自杀式投诉
对于前妻和女儿的咄咄逼人,郑先生表态说,刚开始他以为母女二人只是为了多要些钱,他也就没有太在意。他觉得自己年龄也大了,一生都生活简朴,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高,现在,企业也停了,每年的收入就是厂房房租收入了,在原来分配的基础上,他再做出些让步,未尝不可,毕竟两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而后来,郑先生越来越发现,母女二人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控制整个企业,然后把他赶出局。这种情况下,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了。于是,他选择了维权自救。针对前妻和女儿以借款的方式掏空公司的行为,他去了多个执法机关进行了实名举报。而相关投诉并不理想,多部门都以家庭内部矛盾还是在家庭内部解决为好的理由,拒绝立案调查。无奈之下,2021年5月16日,郑先生找到了一部分前妻任财务主管时虚开增值税发票数千万的证据,便向税务机关进行了实名举报。而这种举报却是一种自杀式投诉。国家在惩罚相关责任人的同时,郑先生的企业也将面临相应的高额罚款。
可对于高额罚款,郑先生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某些人为了私利,侵犯了国家利益,就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他告诉媒体说,本次投诉还算顺利,相关税务机关已立案核查。虽说因为疫情,结果出来得慢一些,但总算有个盼头。
(图示:相关税务机关检查通知及部分虚开发票明细)
母女二人均无回应
5月8日,对于郑先生的有关描述,媒体多次联系王某若、郑某琮两位女士求证;而所有的电话都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以手机彩信的形式沟通,更是无任何回应。9日,媒体再次联系,王某若女士仍旧不接电话,郑某琮女士的电话提示无法接通。
专家:女儿做法有悖人伦,前妻或涉刑罚
关于郑先生的相关遭遇,媒体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时军华进行了沟通。时律师表示,对于女儿,撇开法律层面,单从社会道德、公序良俗论,父亲已垂垂老矣,又为了整个家庭,辛劳一生,熬煎一生,尚且“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人呢?明显地,女儿做法有悖人伦。而对于前妻,已不单单是道德上的事了,以借款的方式掏空公司也好,虚开增值税发票以骗取国家出口退税也好,一旦调查属实,那就涉嫌触犯刑法,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关于此事的进展,本报将持续关注。